基本浏览 MARC 浏览 ISBD浏览

我们村里的年轻人 (书目记录号 847535)

000 -记录头标区
固定长度控制字段 01555oam2a2200277 4500
005 - 记录处理时间标识
控制字段 20250428153225.0
010 ## - 国际标准书号
ISBN 9787106050757
获得方式和/或定价 CNY26.80
100 ## - 通用处理数据
通用的处理数据 20210628d2021 em y0chiy50 ea
101 0# - 作品语种
正文/声道等的语种 chi
102 ## - 出版或制作国别
出版国代码 CN
出版地区代码 110000
105 ## - 编码数据字段:文字资料、专著
专著编码数据 a t 000yy
106 ## - 文字资料
形态代码 r
200 1# - 题名与责任者说明
正题名 我们村里的年轻人
正题名汉语拼音 wo men cun li de nian qing ren
分辑号
第一责任者说明 刘凤禄主编
第一责任者拼音 liu feng lu zhu bian
一般资料标识 普通图书
210 ## - 出版发行项
出版、发行地 北京
出版、发行者名称 中国电影出版社
出版、发行日期 2021
215 ## - 载体形态项
文献的数量及单位(页码) 97页
尺寸 23cm
225 1# - 丛编项
丛编题名 红色爱国教育丛书
300 ## - 一般性附注
附注内容 根据长春电影制片厂1963年出品同名电影改编
330 ## - 提要、文摘附注
附注内容 本书故事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的山西孔家庄。自从年轻人劈山修渠,把泉水引到村里后,全村人都热切盼望能盖一座小型水力发电站,来解决生产和生活上的用电问题。孔淑贞和李克明在县里学习了一年的水力发电技术,回村后,他们迫不及待要把电站搞起来,可老社长却借故生产上缺少劳力,想缓建电站。高占武在公社党委的支持下,做通了老社长的思想工作,带领年轻人自力更生建造电站。在这个过程中,年轻人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,最终在秋收前建成了电站,并将村里的运转工具全部实现了电动化。从此,孔家庄的生产和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606 0# - 学科名称主题
款目要素 连环画
地区复分 中国
年代复分 现代
690 ## - 中图法分类号
分类号 J228.4
版次 5
701 #0 - 个人名称―等同知识责任
款目要素 刘凤禄
Koha Internal Code liu feng lu
关系词代码 主编
801 #0 - 记录来源字段
国家代码 CN
机构名称 垣曲县新城初中
905 ## - 本馆信息
文献类型 普通图书
分类号 J228.4
461 #0 - 总集
被嵌套的数据字段 2001
馆藏
剔除状态 入馆时间 总馆 分馆 文献类型 馆藏地点 条形码号 价格 文献来源 索书号 操作员代码
  2025-05-29 垣曲县七一小学 垣曲县七一小学 普通图书 基本书库 359001027987 26.80 集中采购 J228.4 qyxxgly
  2025-05-29 垣曲县七一小学 垣曲县七一小学 普通图书 基本书库 359001027988 26.80 集中采购 J228.4 qyxxgly
  2025-05-29 垣曲县七一小学 垣曲县七一小学 普通图书 基本书库 359001027989 26.80 集中采购 J228.4 qyxxgly
  2025-04-28 垣曲县新城初中 垣曲县新城初中 普通图书 基本书库 359010044888 26.80 集中采购 J228/55 xccz

Copyright ©2020 山西图联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本:Lhlib V3.0 |启动中央管理系统 | 备案号: 14010043379-19001号 | 晋ICP备12002112号-2